2017年9月17日

信念

按照時序,夏季已經過去,雖然一年比一年酷熱,但我卻一年比一年不會想東唉西唉碎碎念自己有多厭夏了。或許是麻痺,也或許是體會到人生有太多可以超越厭夏的無奈(這當然不是好事)。

安靜的生活,調整自己的腳步。不論喜不喜歡,都已進入人生的下半場。

整個夏天我幾乎沒有出門,說幾乎,是因為在家方圓百里之內採買所需、或者必須性的就診來回,以及偶爾的約會(地點還是在家百里之內),這些當然還是有的──如果這個也叫「出門」的話。除此之外,沒有出國沒有旅行沒有趴趴走,就是安靜的生活。

一天日常就是,處理完家內種種,有時閱讀,有時發呆讓大把時間流逝;有時振奮(對於一點點的進步),有時頹喪(對於沒起色的);腦袋有時匱乏,筆力有時遲鈍;看看窗外過分高溫而似乎失真的天空藍,有時迷惘有時還是持續想,關於這個夏天,我的信念。

譬如核電。

8.15忽然大停電那時正在百貨店內喝茶。「啊,停電了。」四周有間歇耳語但都很平靜。我也是喝完了茶才走出來。外面號誌全滅,東區交通開始打結。下班時刻大家乖乖站在候車站內引領而望。可能感到煩躁也覺得熱。但沒有亂闖的車、推擠的人。

城市突如其來的變動,考驗著人性,我們的心沒有想像中的暗。但關於電力短缺的不耐、懷疑、焦躁、爭論,之後達到了最高點。

酷熱的考驗,我問自己,不論是身為被下令配合關冷氣的公務員、終日空氣被汙染的中部居民、無預警遭遇停電危難的住戶,應該都會感受到是一種懲罰,心裡會想:「為什麼是我要遭到這種懲罰?」而沒有被懲罰到的人,或許心裡也惶惶:「會不會下一個就輪到我?」

有一種極端言論是反核的人應該通通不能使用冷氣,我對於這種「懲罰性」的偏鋒惡意感到憤怒。因為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事實是即使開啟核電,仍然有汙染仍然有「被懲罰」的人,這不能避談。我們應該希望的是找到一個共解的答案,而不是換另一群人被懲罰。更何況地震頻繁小島如台灣,核電之善能超越核電之惡嗎?我依然無法被說服。

日本311地震後的夏天,東京電力發出缺電警告,要大家節電。配合度極高的民眾甚至不敢使用冷氣,酷夏夜晚因此發生多起老人家熱衰竭送醫的憾事,東京電力與政府於是受到強烈抨擊,認為家庭用電的相對微量不可能是用電大戶,應宣導保障民生基本用電無虞,不應恐嚇人民而造成傷害。

要求一個基本的舒適生活不應該被剝奪。但在基本的舒適之外,如果不要核電,對於電力的使用當然要有新的思考與調整,或者承擔──包括電費與經濟發展的衡量。我是願意的。

我知道很多人冷氣一開一整天,而且每個房間都開(未必都有人),沒人的餐廳客廳也開,因為「我希望家裡走到哪裡都很涼」,還有開很冷的,冷到可以穿長袖,「這樣最過癮了」。

這已經不是基本的舒適了,而是便宜電費的奢華無感。如果對方說「我支持核電呀我不在乎。」對話就結束了。如果對方是反核電的……我會感到荒謬:你真的知道能源的可貴嗎,還只是認為反核電很「潮」?

雖然企業總是大聲疾呼政府必須給予充足的電力不然要出走,但我也很想問這些企業的獲利真的有回饋到社會(員工)上嗎?如果社會普遍無感,為什麼可以高姿態一直要?日本企業因為承擔不起限電的風險,多半研發自己的發電設備以便支援。雖然重啟核電的聲浪也不小,但仍和民眾的力量在拉扯著。

311當時的輻污未解,核電城的悲劇歷歷至今,不是選擇遺忘就會消失。

我的信念仍然沒有改變。沒有人應該被汙染所害,這不是用A汙染來換B汙染就皆大歡喜的課題。我們渴望努力的出口,不是以毒攻毒的未來。

但我也知道信念是自己的,不會也無力強迫推銷。
(其實所有環保節能的課題都一樣……)

又譬如國文教材的課題。

好像不能置身於外(鄉愿最討厭),也沒有想要跟誰「站在一起」的氣勢(非自命清高)。關於考試命題教育這件事,我期待的是中文學界圈內自己的革命,一直是,不是現在才這麼想。也跟文、白無關(其實原本是選文的爭議,最初整件事都跟文、白無關不是嗎?是怎麼歪樓的?)

因為自有大考以來,命題閱卷都在中文學界手裡,國文教育也都在中文學界手裡,所以成效好壞、要不要改變,中文學界都必須承擔,而不是出來跟大家爭辯。大老連署書中第二點寫著「考試引導教學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讓我既錯愕也無法釋懷。因為考試的命題、閱卷,教材的內容,一直都掌握在中文學圈的手裡,豈不是正可以思考如何利用命題來引導教學,怎麼能隨著大家無奈的說「考試引導教學」,這是不是弄錯了什麼?

考生關心的當然是「少囉囌,要考什麼趕快說!」老師餵養的如果不行,就是跑去補習。這種補習壓力的解除,解鈴還須繫鈴人,這都是中文學界不可迴避的。

我自己喜歡文學,從國中開始就決定要念中文系,這志願一直到最高學歷我都沒有後悔過。因為是真的喜歡。包括讀聲韻文字訓詁,我都欣然接受。

但我從來沒有真正喜歡過中學六年的國文課,當時也連帶討厭師範系統(並非老師不盡責)。但從死背書的時代走到以修辭學來解析作品的現代,真的沒有比較進步。以考試來說,不讀白話文也沒不好,因為白話文(特別是現代詩)的考題往往很令人無言,但這正常嗎?

我喜歡所以我讀,我在圈內所以我希望圈內改變。因為權力一直在我們手裡,責任也是。

但這也只是自己的信念。


兩個信念牽涉的卻永遠是兩個政治版圖的問題,兩個國族、文化信仰的問題。
沉默不是沒有意見。只是難以討論。

夏天過去了。有誰被治癒了嗎?
希望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私密留言」的需要。已將所有留言設為「需版主通過」才發佈。所以想私密留言的就在留言前標【私密】,本版就不會公開。沒標私密的,版主就會打開。歡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