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

12認識

生病是更加認識自己的過程。寫下這句話時,後面並不是要接「這是上天給我的禮物」。

生病從來不是禮物,要透過生病來認識自己更非必須的事。只是沒有選擇的面對了,而有了隨之而來的附加價值。

面對最糟的狀況,如果還有時間,我要做什麼?彷彿有那樣的網站,病友們互相支持,以訂定完成的目標作為自己生命前進的禮讚。譬如一生要去看一次的極光,譬如學會滑雪譬如浮潛;或者排隊吃一個名店或者聽一場心願中的演唱會……直到生命結束之前,如果可以,都「搶時間」般的盡興活著。

在未身歷其境之前,我不知道自己會如何想,但記得自己年輕時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大學時期有學長約我吃飯,約莫是找話題,突兀的問了「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你會做什麼?」,喝湯到一半的我想都沒想,直覺說「本來做什麼就做什麼呀末日就末日吧」,對方一愣說「就這樣」。

是的就這樣。我猜對方一定覺得我感到無趣所以隨便敷衍他。
感到無趣是真的。但沒有敷衍他。

因為在身歷其境的時候,我若需思考剩下的時間,除了身為女兒應該的責任,我確實沒有(很)想要做的事。大概是我的人生願望非常的少?或者也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的人生已經做到了想要做的事,更甚且可以說是原來我一直都能順著自己的本心在生活著。在這時候充分體會到這種幸運,心裡非常圓滿。自然不會(也沒必要)為了生命的終點就在眼前,驚慌的塞進那些原本就不在清單裡的「願望」,讓自己「盡興」或「遺憾」。

知道自己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抱怨,是面臨最後一刻才能得到檢驗。

我對看護也沒有抱怨。

曾經經歷過多日睡病房看護家人的經驗,就知道來了看護就能鬆一口氣。「來了看護又退看護」,是有照顧人力「餘裕」的人家才有的事。

我是看護者時,有「好的」看護來便能鬆一口氣;我是病人時,有「任何的」看護來就鬆一口氣。(我於是認識自己,為了不麻煩他人可以有多大的彈性。)

病房內外總是充滿噪音,而夜裡最大的噪音便是看護的打呼聲。我以為自己難以忍受,但沒有。反正插著胸管、施打抗生素,就算吃了鎮靜劑也難眠;反正鄰床的也一樣鼾聲連連,不差看護一位。這樣想著想著忽然進入恍惚狀態,雖然不久就看見窗縫間透出曙光了。

我不年輕,但看護婦都比我年紀大,她們「業齡」都十幾二十年(代表這職業缺新血缺得兇。台籍的缺更兇),自有一種與病人對應的察言觀色。不知道她們是如何判斷我的?首住院時術後確診,兩日後台籍看護婦跟我聊起安寧病房的經驗;再住院時狀況極糟,兩日後中國籍看護婦跟我說起她看過病故者最驚怖的經驗,描述那名病故者皮膚如何在瞬間變成青藍色的……

看護者與重症者在病房中充斥死亡話題是正常的嗎?雖然回想起來有點奇怪,但在當時我絲毫不覺,好像生命進入一個奇幻的場域,沒有不能接受的事了。

原來我是這樣的啊。又多認識了自己一點。

生病又逢意外後,只能用奇幻形容。有人告訴我如果是他/她,光想像就覺得自己無法面對,無法如我「勇敢」。

我不勇敢。我是怕的。我總是這麼說,真心的。

但就如某句名言(?)所說:「我是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學習當爸/媽的。」

所以,我是靠近死亡之後,才開始學習面對死亡的。

每一個人面對必須後,都會產生能力。
我只是其中之一。





2 則留言:

pt 提到...

「本來做什麼就做什麼呀末日就末日吧」
It's you! :)

hmasako's散文地圖 提到...

張貼留言


※因應「私密留言」的需要。已將所有留言設為「需版主通過」才發佈。所以想私密留言的就在留言前標【私密】,本版就不會公開。沒標私密的,版主就會打開。歡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