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夏讀

一樣滯悶的季節,一樣有不得不承擔的功課,但窒悶感彷彿甚於過往。
窒悶的高溫、窒悶的空氣、窒悶的人,以及令人窒悶的事件與媒體。

無意間瞥見電影台播出了《女朋友*男朋友》,怔忡了一下:那個時代是一直沒有結束,還是要重來一次呢?


有時候,閱讀一本書的機緣是很微妙的。不是你決定要讀它,而是它決定什麼時候該讓你讀。我讀白石一文的《一瞬之光》*好像就是這樣。

白石一文「一鳴驚人」處女作《一瞬之光》(2000年/中文版2005年)入手後一直放在身邊數年沒「來得及」看。說「沒來得及」其實也有點怪 ……因為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就在《一瞬之光》中文版初版後,台灣文壇也陸續出現了以「一瞬」為書名的作品(如郝譽翔《一瞬之夢》/2006,詹宏志《人生一瞬》/2006),我雖然沒「來得及」讀《一瞬之光》,倒是看了郝譽翔寫中國紀行的《一瞬之夢》。

想想,所謂「來得及」、「來不及」,雖然關係著時間因素,但其實就是時機,這本書跟你,也許還不到那個時機來彼此靠近。

2008夏天到東京,書帶去又帶回來;2011再次居留,帶去東京還是又帶回來(怎麼回事呢?)。到了2013此時,經歷了職場的「人性糾葛」、觀看了社會霸權,深深思索起所謂「組織」這件事,以及人在「組織」中自覺與不自覺的「同化」之路,或者抗爭之路 ……當初翻過之後未能「沉迷」的書,一讀立刻融入。

這個微妙的閱讀時機還來自於書中所提到的企業文化、大學的出身(派系)等,在2011東京生活之後加深了體會,最後看到白石一文設計了「大地震」的發生作為男女真情的檢驗,更是不知不覺心裡一顫!──沒有什麼比經歷過311的當下感受更為具體的了。

所以,是這本書決定要在2013接近我的吧。之前都不是最好時機,也靠近不了。

《一瞬之光》寫身為企業菁英的人生之路,包括資本社會的現實殘酷、職場的鬥爭、人性的卑弱,以及男人(中年)的感情。《一瞬之光》的「題解」在小說中當然有出現,主角橋田說:「每一瞬間都很重要,任何瞬間都不容許失敗。」「我只希望珍惜每一個瞬間,就算下一瞬間是死亡,我也不希望這一生有任何遺憾。」(p.215

但這種「正面」的話反映出來就是「算計」,覺得所有的事都必須經過精密的算計,才能獲得想要的結果,人生才會有「一瞬之光」。(然而他想要與之共度一生、最終還是離開他的女人恭子,可說是他的「對面」,認為:「我相信人的任何感情都不會來自算計。」最後他也體會了。)

東大畢業的橋田,在以大學出身分為「慶應派」、「東大派」裡企業裡,被當權的「東大派」吸收,一路扶搖直上。後因政商私利、海外政治獻金弊案等問題被對手揭發,「東大派」社長為求自保不惜嫁禍(罪)、逼死部下,橋田也因而一無所有,重新面對自我。

不管自主或非自主,人進入組織/派系之中,會不會逐漸做出「若自己作為判斷的主體」是斷然不會做的事,但做為組織的一員,卻做了,並且自我合理化?

看起來橋田是個「受害者」,但在兩派鬥爭中,那些以「外放」、「外派」做為企業整肅異己(或私人報復)的手段(像捏死、玩弄一隻螞蟻那樣),橋田不也是毫不留情地做過嗎?(日本企業從總公司「外放」,等同於「流放」、「貶謫」,幾乎難以翻身)差別在於萬萬沒想到,自己賣命追隨的「組織」非但不會保護自己,危急時連「情分」都不在。

如前所說,這段日子以來發生的內外事件,使我深深思索起所謂「組織」這件事。「組織」這種聽起來不確定是指誰、有點虛空的名號,事實上擁有極大的、可以吞噬個人的力量。誰站上組織的「浪頭」,也代表底下有無數個「同派系」的人在支撐(擁護)著。當一個新人進入企業(職場),便要面對派系的選擇/被選擇(或者不選擇,然後靜待被組織不清不白「吞噬/犧牲」的那一天,除非離開)。

「你們不過是腦筋不壞又肯拚,然後又剛好順利搭上成功列車,如此罷了。但是這條路也不知道終點在哪。」p.228
─「野心或理想勢必帶來人際關係的崩壞。人只能以燒盡對方、吞噬對方的方式來實現並壯大自我架構的妄想世界。」p.366

不知道終點的路,可以變成人生的目標嗎?有時候忽然被「八竿子打不著」的上層(上司)賞識了、提拔了,變成「自己人」了,未必是因為自己真的「閃閃發亮」,只是對方在成功的路上需要一名犧牲者而已。

進入組織,逐漸來到高位,做出「若自己作為判斷的主體」是斷然不會做的事,但做為組織的一員,卻做了,並且自我合理化。每個人,都會這樣嗎?


閱讀的時機,除了人生經歷,當然也跟年紀有關。其實《一瞬之光》是很「中年(菁英)男人」的書,在感情的描繪上,也是以男人觀點出發。雖然書中跟主角有關的三個女人,個個角色鮮明、各具意義:最後還是選擇了「失敗者」放棄「菁英」的恭子、毫無保留付出愛的瑠依、背負受虐記憶與恐懼的香折。但總覺關於女人內在心理的描述還是過於「單薄」、「平面」,有時候我會想:白石一文你應該不是很懂得女人吧。

但想想,男人本來就是用男人觀點來解讀女人的(女人其實也是用女人觀點來分析男人),這既是一部「男人的小說」,自然就是男人觀點的感情解讀,也有始終無法理解女人的盲點,這樣看來也許是合理的。

Htomo問說如果已對現實生出無力感,在炎夏讀這本書會不會更悶?對我來說,讀《一瞬之光》的確不是「輕鬆愉快」的,但仍欲罷不能。閱讀(文學)本身就不僅是「求一個快活」,也許剛好可以拿這些來作為自己處境、以及人生抉擇的思考。從痛苦中找到救贖。

畢竟像日劇《庶務二課》「大鬧」企業的喜劇,和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好萊塢式勵志片,誰都知道實際上是很少(幾乎不)存在的(所以才會是喜劇和勵志啊)。

而雖說是企業,其實大、小職場,包括我存在的「圈內」也是一樣的。《一瞬之光》讀來非常深刻,並且「真實」。但也正因如此,若問說「喜歡」嗎?我……似乎無法回答。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3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未經過某些摧毀(的聞解與實涉),「企業菁英的人生之路」大概也無法吸引我去讀它。然後,下周就是立秋了。

hmasako's散文地圖 提到...

Bite:你(年紀和經歷)是還不到這個時機啊!

Unknown 提到...

我「過敏」。

張貼留言


※因應「私密留言」的需要。已將所有留言設為「需版主通過」才發佈。所以想私密留言的就在留言前標【私密】,本版就不會公開。沒標私密的,版主就會打開。歡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