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

小功課

真的是為了看桂綸鎂有沒有得獎而看今年金馬獎的,就像2009年看戴立忍《不能沒有你》有沒有得獎一樣(欸,這麼剛好的「兩人」?XD)。但這並不表示桂綸鎂非得獎不可,只是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於台灣影人給予桂綸鎂高度的期待與評價有點困惑,直到看了《女朋友*男朋友》終於有了改觀,她的詮釋超乎原有的想像。不過因為我沒看過其他入圍的片子,如果是其他人得獎也無從評斷好壞,也沒什麼意見。

參加比賽不就是這樣,說評審什麼的、參賽者什麼的都沒有意義,除非這個獎是可操縱的黑箱(那麼不參加就是了),不然只有拿出實力才能「把獎留在台灣」。金馬獎的宗旨本來就是「華語片」的競賽,只因自己沒得獎就說要把金馬獎關掉到底是什麼思維,難道要把門關起來自己玩嗎?

但這也真是我看過最難看(過)的金馬獎了(不能說史上最難看,畢竟我也不是每次都看)。氣氛冷、互動冷、頒獎冷,連得獎者都「熱」不起來。主持人很努力,口條和反應都OK。剛開始找中國演員黃渤和曾寶儀引起部分的反彈,認為缺乏在地性,但我覺得黃渤是很大器的演員,而且這是個華語影壇的盛會,也就還好。

殊不知問題真的出在「在地化」。現在講到「在地化」(或本土性)好像就跟「畫地自限」、「逢中必反」的小家子氣連在一起,但並不是這樣的。金馬獎在台灣辦、在宜蘭辦,台灣和宜蘭就是「東道主」,主持人就是主人,是什麼背景不重要,但不能像個「外人」,但這兩位主持人真很像「外人」,跟台灣的影人的互動很陌生,介紹「陣頭」這個在地文化也像在介紹「他們的文化」。搞得中國影人跟黃渤互動也不知自己該是客人還是主人,是在自家影展還是外地影展吧……總之尷尬得很。

在地性並不是偶爾落幾句台語,高呼「台灣電影加油」「把獎留在台灣」這種令人無言的東西。所以,儘管怪才羅大佑上台領獎忽然說了「大家如果不知道宜蘭是個什麼地方,可以去看看現在在台北小巨蛋公演的楊麗花歌仔戲,她就是宜蘭出身,她是中華民國的國寶!」時,現場恐怕一陣錯愕。但也確實凸顯了問題。金馬獎從台灣在地出發,立足華語影壇的精神,並不是存在台灣片得不得獎上面。而羅大佑講「中華民國」應該也不是「無心」的。

主人對客人可以禮遇,可是身為主持人是不是該做點功課?這種東一句「內地」西一句「內地」是什麼意思呢?不想說「中國」就用台灣用語「大陸」,有這麼難嗎?去中國巡演的〈寶島一村〉「自宮」國徽與國號,丁乃竺都說是「就像到人家家作客,老奶奶對貓過敏,還該堅持帶貓嗎?」的禮貌了,金馬獎主持人處處「內地」是因為「無知」、「故意」、「傲慢」,還是因為「反正台灣又不會『過敏』」呢?

主人客人分不清楚的典禮,大家不知如何互動,又因為現場沒有「粉絲觀眾」可以適時搖旗吶喊(儘管過去有被批評擾亂秩序)助陣,難怪李冰冰一語雙關說好冷,她拿影后獎的那屆可沒這樣哪!場子搞成這樣,不是主持人該承擔的嗎?

前兩周因為學姐的關係,我回到畢業後幾乎就沒再回去過的母校文學院參加研討會。「神隱」太久後參加研討會卻有「被嚇到」的感覺。該場主持人也是這「頂大」的資深教授,一開場就說「我對這場的論文議題其實是外行」,這也無妨,主持人未必要熟知論題,只要做好主持人的角色就好了。但沒想到說自己外行的她卻滔滔不絕的講起自己的研究,佔用寶貴時間不說,講完了好像沒事人一樣說「好那交給下一位」。 結果旁邊的學者尷尬的小聲提醒:「呃,您是主持人……還沒介紹我。」對方才彷彿大夢初醒說「對喔我是主持人」,接著經典的來了,她對學者說:「可是你是誰啊?我也不認識欸。那你自我介紹一下好了。」

……
 (動物天團等讀指治學的大家我對不起你們,我好嚴格啊而研討會的真相是這樣。) 
這年頭流行主持人連這點「小功課」都不做嗎?

沒想到這種「驚嚇」居然到金馬獎還來!雖然頒獎人不一定認識入圍者,但做為獨立頒獎人和有風範的前輩,做點「小功課」難道不行嗎?如果不做,就不要照稿念了,念半天還問說XXX在哪裡,然後看見了眼神陌生到極點,不是很失禮嗎?看到張孝全尷尬的舉手說「是我」,讓我想起研討會那位只好一邊自我介紹一邊發言的年輕學者,覺得不做功課的前輩和主持人真的很不堪……

整場只有劉德華看起最有心了。雖然很難解釋,但是看到他的眼神和表情就知道。
還有徐佳瑩和黃裕翔的表演。很動人。

我很想問,兩位主持人不知做了「在地性」的功課沒有,他們的表演有打動妳/你嗎?

(原網址http://blog.roodo.com/masako_h/archives/21200554.html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因應「私密留言」的需要。已將所有留言設為「需版主通過」才發佈。所以想私密留言的就在留言前標【私密】,本版就不會公開。沒標私密的,版主就會打開。歡迎使用。